自体脂肪抽取(脂肪抽吸术)是整形外科或医美领域中常见的操作,主要用于脂肪移植(如面部填充、丰胸等)或体型塑形。以下是专业、规范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 适应症评估
适合人群:身体健康、局部脂肪堆积(如腹部、大腿)、皮肤弹性良好者。
禁忌症:严重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控制不佳、局部感染等。
2. 术前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
标记抽吸区域(站立位标记脂肪堆积部位)。
3. 医患沟通
明确预期效果(脂肪存活率约3070%,可能需要二次填充)。
告知风险:血肿、感染、脂肪液化、凹凸不平等。
二、手术步骤
1. 麻醉方式
通常采用局部肿胀麻醉(肿胀液配方:生理盐水 + 利多卡因 + 肾上腺素),减少出血和疼痛。
全身麻醉适用于大面积抽吸或患者需求。
2. 脂肪抽取技术
低负压抽吸法(推荐):
1. 在隐蔽处(如脐周、腹股沟)作23mm微小切口。
2. 注入肿胀液至脂肪层(使脂肪细胞膨胀,血管收缩)。
3. 用钝头吸脂针(直径23mm)连接50mL注射器或低负压机器(压力<0.5atm),缓慢扇形抽吸。
其他技术:水动力吸脂(水流分离脂肪)、VASER超声辅助(液化脂肪)等。
3. 脂肪处理
静置法:抽取的脂肪静置后去除下层液体(肿胀液、血液)。
离心法(争议性):低速离心(如3000rpm/3分钟)提纯脂肪,但可能损伤脂肪细胞。
过滤法:用纱布或专用滤网去除杂质。
三、术后护理
1. 即刻处理
加压包扎抽吸区域(穿塑身衣13个月,减少肿胀和皮肤松弛)。
避免剧烈运动或压迫移植区(如面部填充后避免按摩)。
2. 并发症预防
感染:口服抗生素35天。
脂肪坏死:早期发现可通过热敷或引流处理。
不对称或凹凸不平:术后1个月可通过按摩改善,严重者需修复。
3. 效果维持
移植脂肪存活后效果持久,但体重波动会影响形态。
避免吸烟、高脂饮食,提高脂肪存活率。
四、关键注意事项
医生资质:必须由专业整形外科医生操作,避免非正规机构。
单次抽吸量:安全上限通常为mL(全麻下),过量可能引发脂肪栓塞或休克。
脂肪移植:若用于填充,需在抽取后2小时内完成纯化与注射,确保细胞活性。
五、风险提示
脂肪栓塞(罕见但致命,需立即就医)。
局部感觉异常(通常36个月恢复)。
钙化或结节(多见于乳房填充,需与肿瘤鉴别)。
建议选择正规医院,结合个人体质与医生详细沟通方案。
自体脂肪抽取的疼痛感因人而异,但现代医学技术已经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有效控制不适感。以下是详细解答:
1. 手术过程与疼痛管理
麻醉方式:通常采用局部麻醉(配合镇静剂)或全身麻醉,术中基本无痛感。
技术影响:精细的吸脂技术(如钝头细针、低负压抽吸)可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术后疼痛。
2. 术后疼痛程度
常见不适:术后13天可能有胀痛、淤青,类似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可耐受。
个体差异:对疼痛敏感的人可能感觉更明显,但通常37天逐渐缓解。
3. 影响疼痛的因素
吸脂部位:腹部、大腿外侧等神经较多区域可能更敏感。
医生技术: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更精准,能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术后护理:穿戴塑身衣、避免剧烈活动可减轻不适。
4. 如何缓解疼痛
药物:医生会开具止痛药(如布洛芬)或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
物理方法:冰敷、轻度按摩(恢复后期)有帮助。
恢复周期:多数人12周可恢复日常活动,完全消肿需13个月。
5. 风险与注意事项
严重疼痛或持续发热需警惕感染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资质医生至关重要,可大幅降低风险。
:术中无痛,术后短期不适可控。良好的医患沟通、规范操作和科学护理能显著提升体验。建议术前与医生详细讨论个人耐受度和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