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鼻手术中使用的骨粉(或称骨填充材料)通常由以下几种主要成分构成,具体成分可能因产品类型和品牌有所不同:
1.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
来源:人工合成或天然(如牛骨、珊瑚提取)。
特点:与人体骨骼的无机成分相似,生物相容性高,能促进骨组织生长,常用于注射或植入隆鼻。
2. β磷酸三钙(βTCP)
特点:可降解材料,逐渐被人体吸收并替换为自身骨组织,多用于骨缺损修复,少数用于鼻部填充。
3. 复合骨粉(HA + βTCP混合)
优势:结合两种材料的特性,既提供支撑力又促进骨再生。
4. 其他可能添加成分
胶原蛋白:增强材料柔韧性,减少炎症反应。
生物活性玻璃:含硅、钙等元素,刺激骨生成。
注意事项:
非法注射风险:部分非正规机构可能使用劣质或工业用骨粉(如非医用羟基磷灰石),可能导致感染、栓塞或变形。
手术选择:骨粉隆鼻一旦成型难以调整,需谨慎选择;目前更主流的材料包括硅胶、膨体、自体软骨等。
建议:务必在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专业医生,确认材料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并充分了解术后风险。
骨粉隆鼻(羟基磷灰石隆鼻)是一种使用人工骨粉(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进行鼻部填充的整形手术,虽然曾一度被使用,但其潜在危害和风险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以下是主要的危害和风险:
1. 感染风险
骨粉属于非流动性的颗粒状物质,注射后可能形成微小腔隙,增加细菌滋生风险,导致感染。
一旦感染,可能引发红肿、化脓,甚至组织坏死,处理困难。
2. 硬结与移位
骨粉在体内可能凝结成硬块,导致鼻部触感僵硬、不自然。
由于无法与组织完全融合,可能因外力(如碰撞)发生移位,造成鼻梁歪斜。
3. 血管栓塞(严重并发症)
注射时若骨粉误入血管,可能堵塞血管,导致皮肤坏死、失明(眼动脉栓塞),甚至脑梗(极罕见但后果严重)。
4. 取出困难
骨粉与鼻部组织粘连紧密,若术后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难以完全取出,修复手术创伤大、风险高。
5. 长期变形与吸收不均
骨粉可能被人体部分吸收,导致鼻部形态随时间改变(如凹凸不平)。
吸收速度因人而异,可能出现左右不对称。
6. 过敏或排异反应
少数人对羟基磷灰石过敏,可能引发持续红肿、肉芽肿等免疫反应。
7. 法律与规范风险
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未批准骨粉用于注射填充,正规医疗机构通常不使用。非法机构操作可能加大风险。
对比其他隆鼻方式
玻尿酸:可逆、安全,但需定期补充;可能血管栓塞(但概率低)。
硅胶/膨体假体:效果持久,但需手术植入,存在感染、排斥可能。
自体软骨:相容性好,但需额外手术取材。
1. 避免选择骨粉隆鼻:风险高且不符合现代医美规范。
2. 选择正规机构与医生:确认填充材料合法(如玻尿酸、假体等)。
3. 术前充分沟通:了解材料特性、术后护理及可能并发症。
若已注射骨粉并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