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抽脂(下颌吸脂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去除下颌和颈部多余脂肪,改善下颌轮廓的整形手术。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 面诊评估
医生会检查面部脂肪分布、皮肤弹性及下颌骨结构,确定是否适合抽脂(皮肤松弛严重者可能需要结合拉皮手术)。
通过影像(如超声波)评估脂肪层厚度。
2. 术前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
术前避免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戒烟酒。
3. 设计划线
站立位标记脂肪堆积区域,设计抽脂范围和切口位置(通常选在耳后或下巴下方隐蔽处)。
二、手术过程
1. 麻醉
多数采用局部麻醉(配合镇静剂),少数全麻(如合并其他手术)。
2. 切口与肿胀液注射
在标记处做23mm微小切口。
注入肿胀液(含生理盐水、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减少出血并麻醉目标区域。
3. 脂肪抽吸
通过细吸脂管(直径约23mm)连接负压设备,分层均匀抽吸深层脂肪。
医生会手动塑形,确保两侧对称,避免过度抽吸导致凹陷。
4. 缝合与加压包扎
切口缝合12针,佩戴弹力头套加压固定,减少肿胀和皮肤松弛。
三、术后恢复
1. 即刻护理
冰敷减轻肿胀,避免剧烈活动或低头。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恢复时间
肿胀高峰期为术后23天,12周逐渐消退,最终效果需36个月(皮肤收缩期)。
弹力头套需持续佩戴14周(时长因个体差异而异)。
3. 并发症风险
常见:暂时性淤青、麻木、局部不平整。
罕见:血肿、感染、神经损伤(选择经验医生可降低风险)。
四、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下颌脂肪堆积明显、皮肤弹性较好的求美者(皮肤松弛者需结合紧致治疗)。
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全身性疾病、孕期或哺乳期。
维持效果:抽脂后脂肪细胞永久减少,但体重显著增加可能导致剩余脂肪膨大。
五、 alternatives(替代方案)
非手术选项:溶脂针(效果有限)、冷冻溶脂(适合少量脂肪)。
联合手术:面部埋线提升、下颌假体植入(改善骨性轮廓不足)。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及经验丰富的整形外科医生操作,术前充分沟通预期效果和风险。
下颌线抽脂后佩戴面罩(通常称为弹力头套或塑形面罩)的时间因人而异,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 基本时间建议
术后即刻至1周:需24小时持续佩戴(仅在清洁时短暂取下)。
第2~6周:可逐渐减少佩戴时间,转为每天佩戴12~20小时(如夜间或居家时)。
6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部分医生可能建议夜间继续佩戴1~2周以巩固效果。
2. 具体时长的影响因素
个体恢复差异:肿胀消退慢或皮肤弹性较差者需延长佩戴时间。
抽脂范围:大面积抽脂或皮肤松弛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塑形。
医生要求:不同医生的技术及术后护理建议可能有差异,需严格遵循医嘱。
3. 佩戴目的
加压止血:初期减少肿胀和淤血。
促进皮肤贴合:防止术后皮肤松弛或凹凸不平。
塑形固定:帮助下颌轮廓更清晰。
4. 注意事项
清洁与舒适:保持面罩清洁,避免过度压迫导致不适或血液循环不良。
复诊调整: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佩戴方案。
重要提示务必以主刀医生的具体指导为准,擅自缩短时间可能影响最终效果。如出现异常疼痛、皮肤过敏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