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秒激光的“频段”通常指的是其脉冲宽度(即激光脉冲的持续时间)在皮秒(ps)量级,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光频段(如波长范围)。以下是详细解析:
1. 脉冲宽度范围
皮秒激光的脉冲宽度一般为 1皮秒(10?12秒)至几百皮秒(例如 ps)。
更短的脉冲(如飞秒激光)可达飞秒(10?1?秒)量级,而纳秒激光则在纳秒(10??秒)量级。
2. 波长范围(光频段)
皮秒激光的波长取决于工作物质和应用场景,常见范围包括:
紫外到近红外(通常为 266 nm ~ 1064 nm),具体如:
532 nm(绿光,常用于色素性皮肤病、文身去除)。
755 nm(翠绿宝石激光,适合黑色素和深色文身)。
1064 nm(Nd:YAG激光,用于深层色素或血管病变)。
3. 关键区别:脉冲宽度 vs. 波长
脉冲宽度(皮秒):决定激光与靶组织的作用时间,影响热损伤和机械效应。
波长:决定激光的穿透深度和靶色基(如黑色素、血红蛋白)的吸收效率。
4. 应用场景
皮肤美容:祛斑、文身去除、嫩肤(利用光机械效应破碎色素颗粒)。
工业加工:精密微加工(如脆性材料切割、打标)。
科研:超快现象研究、非线性光学实验。
皮秒激光的核心特征是脉冲宽度在1~500 ps之间。
波长则根据需求选择,常见为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
若您关注的是具体设备的波长参数,需结合激光器类型(如Nd:YAG、翠绿宝石等)进一步确认。
皮秒激光是一种利用超短脉冲(皮秒级,即10?12秒)进行精准治疗的激光技术,其模式主要根据激光波长、脉冲特性及治疗目标来划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及特点:
1. 按波长分类
不同波长的激光针对的色素或靶组织不同:
755nm(翠绿宝石激光):
靶目标:黑色素(纹身、色素斑)。
应用:祛除黑色、蓝色纹身,治疗雀斑、黄褐斑等。
532nm(倍频Nd:YAG激光):
靶目标:红色、橙色色素及血红蛋白。
应用:红色纹身、血管性病变(如红血丝)。
1064nm(Nd:YAG激光):
靶目标:深层黑色素或深色纹身。
应用:深肤色人群的色素治疗、黑色纹身。
其他波长(如785nm、595nm):针对特定颜色纹身或混合色素。
2. 按脉冲模式分类
单脉冲模式:
单个高能量脉冲,适用于局部色素爆破(如斑点、纹身)。
平顶模式(Flattop):
能量分布均匀,减少热点,提升治疗安全性。
蜂巢模式(Fractional):
通过透镜分束为微光束,刺激胶原再生,用于嫩肤、痘坑修复(如Picosure的蜂巢透镜)。
3. 按技术类型分类
纯皮秒激光:
严格皮秒级脉冲(如Picosure 755nm、PicoWay 1064/532nm)。
皮秒纳秒混合技术:
部分设备可切换脉冲宽度(如Enlighten的皮秒/纳秒双模式),适应不同治疗需求。
4. 按治疗头/手具分类
全光束治疗头:大面积均匀照射(如祛斑)。
点阵透镜: fractional技术,用于疤痕修复、肤质改善。
聚焦透镜:增强局部能量,用于顽固色素或纹身。
色素性疾病:根据颜色选波长(如755nm对黑色素,532nm对红色素)。
嫩肤/抗衰:蜂巢模式或点阵技术更优。
纹身清除:需多波长组合(如Picosure+PicoWay)。
不同品牌的设备(如赛诺秀Picosure、赛诺龙PicoWay)可能模式命名不同,但核心原理相似。具体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皮肤类型和问题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