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手术(吸脂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段去除身体局部脂肪以改善体型的美容手术,虽然技术成熟,但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要确保手术安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把控:
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与资质医生
1. 医疗机构资质
确认医院或诊所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手术室符合无菌标准。
优先选择有整形外科专科资质的医院,而非美容工作室或非正规场所。
2. 医生资质
主刀医生需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及《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
查看医生过往案例、经验及患者评价,优先选择10年以上经验的专科医生。
二、术前全面评估与准备
1. 健康筛查
禁忌症排查:严重心脏病、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手术。
体检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传染病筛查等必查。
2. 医患充分沟通
明确告知医生自身需求(如抽脂部位、预期效果),医生需评估脂肪厚度、皮肤弹性等是否适合手术。
了解手术风险:凹凸不平、感染、脂肪栓塞(罕见但严重)、麻醉意外等。
三、手术过程的安全控制
1. 麻醉方式选择
小范围抽脂可选局部麻醉,大面积建议全麻(需由专业麻醉师操作)。
术前禁食8小时以防麻醉呕吐窒息。
2. 技术选择与操作规范
主流技术:超声辅助抽脂(VASER)、水动力抽脂(减少创伤),避免老旧“干性抽脂”。
单次抽脂量不超过ml(根据体重调整),过量可能引发休克。
医生需分层均匀抽吸,避免过度破坏血管或神经。
四、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1. 院内观察
术后24小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脂肪栓塞症状(呼吸困难、胸痛等)。
2. 居家护理
穿戴加压塑身衣13个月以减少肿胀、促进皮肤回缩。
保持伤口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2周内禁止泡澡或游泳。
3. 定期复查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返院检查恢复情况,及时处理血肿、皮肤坏死等异常。
五、常见风险规避
皮肤不平整: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可降低风险,轻度不平可通过按摩改善。
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更谨慎。
血栓风险: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穿戴弹力袜。
六、心理预期管理
抽脂≠减重,适合局部塑形(如腰腹、大腿),过度肥胖者需先减重。
效果需13个月逐渐显现,术后仍需健康饮食和运动维持。
若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
持续高热、伤口化脓
术区剧烈疼痛或肿胀加剧
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抽脂手术的安全核心在于医生技术、规范操作和术后管理,务必避免因低价诱惑选择无资质机构。术前充分了解风险,理性决策才能保障安全与效果。
抽脂手术(吸脂术)是一种通过医学手段去除局部脂肪的整形手术,虽然技术成熟,但仍存在一定风险。要确保手术安全,需从多个方面进行严格把控,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
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与专业医生
1. 资质认证
确认医院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有《医师资格证书》和《整形外科专业执业证书》。
优先选择有整形外科专科资质的医院,而非美容诊所。
2. 医生经验
选择至少有5年以上抽脂手术经验的医生,要求查看术前术后对比案例。
避免被“网红医生”或过度营销误导,可通过卫健委官网查询医生资质。
二、术前评估与准备
1. 全面体检
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排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禁忌症。
肥胖患者(BMI≥30)需谨慎,抽脂主要用于局部塑形,而非减重。
2. 沟通手术方案
医生需根据脂肪分布、皮肤弹性制定个性化计划,明确抽取部位(如腰腹、大腿)和脂肪量(单次不宜超过3000ml)。
3. 心理与生理准备
戒烟酒两周,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避免术后出血。
保持合理预期:抽脂后需穿塑身衣36个月,效果需13个月逐渐显现。
三、手术过程的安全把控
1. 麻醉方式
小范围抽脂可采用局部麻醉,大面积建议全身麻醉,需由专业麻醉师监护。
2. 技术选择
传统负压吸脂:适合大面积脂肪,但创伤较大。
超声波/激光辅助吸脂:减少出血,但对医生技术要求高。
水动力吸脂(BodyJet):创伤较小,恢复快,但费用较高。
3. 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室需达到无菌标准,避免感染风险。
四、术后护理与风险应对
1. 术后监护
留院观察24小时,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警惕脂肪栓塞(罕见但致命)。
及时处理肿胀、淤青,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2. 并发症预防
凹凸不平:与医生技术直接相关,术后按摩可能改善。
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发热或剧痛需立即就医。
血栓风险:术后尽早活动下肢,穿医用弹力袜。
3. 长期维护
坚持穿戴塑身衣,避免脂肪分布不均。
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维持效果,否则剩余脂肪细胞可能代偿性增大。
五、警惕非法操作
拒绝“工作室”“美容院”等非医疗场所的抽脂项目,此类操作常使用“溶脂针”等非法手段,易导致坏死、栓塞甚至死亡。
抽脂安全的核心在于 “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充分评估+规范护理”。若仅想改善体型,可先尝试饮食控制或冷冻溶脂等非侵入方式。务必权衡风险与收益,理性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