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术后伤口疼痛是正常现象,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1. 手术创伤
组织损伤:抽脂需要通过小切口插入吸脂管,在皮下脂肪层进行机械性破坏和抽吸,这一过程会损伤脂肪组织、血管、神经末梢及周围软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和疼痛。
肿胀与淤血:手术中局部组织受到牵拉、挤压,术后可能出现淤血和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导致胀痛。
2. 炎症反应
生理性炎症:任何手术都会触发身体的修复机制,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如前列腺素、组胺等),这些物质会刺激痛觉神经,引起红肿、热痛。
持续周期:炎症高峰通常出现在术后2472小时,之后逐渐减轻。
3. 神经损伤或刺激
暂时性神经损伤:吸脂过程中可能轻微损伤皮下神经,导致局部麻木、刺痛或灼痛,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恢复。
神经敏感:愈合过程中,新生的神经末梢可能对压力、温度变化更敏感。
4. 术后处理与活动
加压包扎/塑身衣:为减少肿胀和塑形,术后需穿戴紧身衣,持续压力可能加剧不适。
过早活动:过度运动或牵拉伤口可能加重疼痛。
5. 感染(需警惕)
如果疼痛持续加重、伴随发热、伤口渗液或发红,可能是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
如何缓解疼痛?
遵医嘱用药: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外用镇痛凝胶。
冷敷/热敷:术后初期冷敷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抬高患处减少肿胀。
合理穿戴塑身衣:确保压力均匀,避免过紧。
何时就医?
疼痛超出一周未缓解,或伴随异常症状(如发热、脓液)。
突然剧烈疼痛可能提示血肿或血栓等并发症。
抽脂术后疼痛因人而异,通常37天明显减轻,完全恢复需数周。遵循术后护理指导可有效降低不适。
抽脂手术后伤口长期不愈合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分步骤的建议:
1. 立即就医评估
感染迹象:若伤口发红、肿胀、流脓、发热或疼痛加剧,可能已感染,需尽快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或进行清创处理。
其他并发症:脂肪液化、血肿、皮下坏死等也可能延迟愈合,需专业诊断。
2. 可能原因及应对措施
感染
处理:医生可能开具口服/外用抗生素,严重时需静脉用药。
脂肪液化(淡黄色渗液)
处理:穿刺引流+加压包扎,必要时局部注射激素或拆除部分缝线。
血液循环不良
处理:避免吸烟、保持局部保暖,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
缝合问题或张力过大
处理:重新缝合或使用减张胶带。
全身因素(如糖尿病、免疫力低下)
处理:控制血糖、加强营养(高蛋白、维生素C/Zinc)。
3. 居家护理注意事项
清洁消毒:每日用生理盐水+碘伏轻柔清洁,覆盖无菌敷料。
避免刺激:不抓挠、不沾水,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如鱼、蛋)、维生素(橙子、西兰花)和锌(坚果、瘦肉)。
禁忌行为: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高温环境(桑拿)或压迫伤口。
4. 后续治疗选择
物理治疗:超声或红外线照射促进愈合。
负压引流(NPWT):针对深部或大面积渗液。
疤痕管理:愈合后使用硅酮凝胶或压力衣预防增生。
何时需紧急就医?
发热超过38°C、伤口恶臭、渗液大量增加或剧烈疼痛。
预防未来问题
选择资质齐全的医生/机构,术前术后严格遵医嘱(如穿塑身衣、定期复查)。
重要提示:网络建议不能替代面诊,务必尽快联系您的手术医生或整形外科专科处理,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