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鼻手术(鼻整形术)使用的移植材料可分为自体组织(来自患者自身)和异体/人工材料两大类。以下是常见的身体部位和材料选择:
一、自体组织(来自自身)
1. 耳软骨
部位:耳甲腔或耳甲艇(通常取一侧耳朵)。
特点:柔软易塑形,适合鼻尖塑形或轻度垫高,相容性好、无排异,但吸收率较低(约5%10%)。
2. 鼻中隔软骨
部位:鼻腔内的鼻中隔(分隔两侧鼻腔的软骨板)。
特点:支撑力强,适合鼻尖延长或矫正鼻梁,但亚洲人鼻中隔软骨量可能不足。
3. 肋软骨
部位:第6或第7肋软骨(胸部),通常取右侧以减少心脏风险。
特点:量足、支撑力强,适合严重塌鼻或复杂鼻整形,但可能弯曲变形,术后胸部有疤痕。
4. 真皮脂肪组织
部位:臀部、腹股沟等隐蔽部位。
特点:柔软,用于鼻背填充,但吸收率较高(约30%50%)。
二、异体/人工材料
1. 硅胶假体
特点:稳定性高、易取出,但可能透光或移位。
2.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
特点:微孔结构与组织相容性好,但感染风险略高。
3. 异体肋软骨
来源:经处理的捐赠软骨,但吸收率和变形风险较高。
4. 玻尿酸/线雕(非手术)
特点:临时填充,效果维持618个月。
自然安全:优先考虑自体软骨(如耳软骨、肋软骨)。
鼻梁塑形:硅胶或膨体假体更常用。
综合方案:常组合使用(如硅胶鼻梁+耳软骨鼻尖)。
提示:具体方案需由专业整形医生根据鼻部条件、需求及个体差异评估后确定。术前务必充分沟通风险和预期效果。
隆鼻手术中最常用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类,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假体植入或注射填充)和需求,常用材料有所不同:
1. 假体材料(手术植入)
硅胶假体:最传统、应用最广泛的隆鼻材料,优点是稳定性高、易雕刻、价格适中,但可能存在透光或移位风险。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多孔结构能与组织融合,稳定性好,但感染风险略高于硅胶,且价格较贵。
超体(硅胶与膨体结合的新型材料):结合两者优点,但普及度较低。
2. 自体材料
自体软骨(肋软骨、耳软骨、鼻中隔软骨):无排异反应,效果自然,但需额外手术取材,可能存在吸收或变形风险。
3. 注射填充材料
玻尿酸:非永久性,用于微调鼻梁高度,需定期补打。
胶原蛋白:类似玻尿酸,但维持时间更短。
答案最常用的材料是硅胶假体和膨体(手术类),以及玻尿酸(注射类)。具体选择需根据个人鼻部条件、医生建议及预期效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