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手术(Liposuction)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段去除身体局部顽固脂肪的整形手术,适用于体型塑形而非减重。其具体过程因技术不同有所差异,但核心步骤大致如下:
1. 术前准备
评估与设计:医生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排除心血管疾病、出血风险等),标记需抽脂的区域(如腹部、大腿、臀部等),并拍照记录。
麻醉选择:根据范围和患者情况,采用局部麻醉(小范围)、全身麻醉(大范围)或镇静麻醉(静脉注射)。
肿胀液注射:向目标区域注入“肿胀液”(含生理盐水、利多卡因麻醉药、肾上腺素等),使脂肪细胞膨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疼痛。
2. 抽脂操作(不同技术)
传统抽脂:
医生用空心金属管(抽脂针)连接负压吸引器,通过皮肤小切口(约35mm)插入脂肪层,手动来回抽吸脂肪。
超声波辅助抽脂(VASER):
先用超声波乳化脂肪细胞,再抽出,适合纤维较多的部位(如背部、男性乳房)。
激光辅助抽脂:
激光光纤溶解脂肪并刺激皮肤收紧,创伤较小。
水动力抽脂(BodyJet):
高压水流分离脂肪后再抽吸,减少组织损伤。
3. 术后处理
缝合与包扎:小切口可能缝合或自然愈合,穿戴弹性加压服(减少肿胀、促进皮肤回缩)。
恢复期:
短期内可能有淤血、肿胀、麻木感,约12周缓解。
需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保持穿塑身衣26周。
最终效果需等待36个月(肿胀完全消退后)。
风险与注意事项
常见风险:凹凸不平、感染、血肿、皮肤感觉异常,严重但罕见的有脂肪栓塞、内脏穿孔。
非万能手术:适合BMI正常但局部脂肪堆积者,无法替代减肥或治疗肥胖症。
提示:务必选择资质齐全的整形外科医生,术前充分沟通预期效果及风险,术后严格遵循护理指导。
抽脂手术(脂肪抽吸术)虽然能快速改善体型,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手术,可能带来以下健康风险和副作用,需谨慎权衡:
一、常见短期副作用
1. 手术相关风险
麻醉并发症:全麻可能导致呼吸问题、过敏反应或恶心呕吐。
出血与感染:术后可能发生细菌感染,需抗生素治疗,严重者可能引发败血症。
皮下血肿与血清肿:积液需穿刺抽出,增加恢复时间。
2. 术后不适
疼痛与肿胀:持续数周,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暂时性感觉异常:皮肤麻木或刺痛感,可能持续数月。
二、中长期潜在风险
1. 形体与皮肤问题
凹凸不平或不对称:技术不当可能导致皮肤表面不规则,严重者需二次修复。
皮肤松弛:脂肪大量移除后,皮肤可能无法自然回缩(尤其年龄较大或皮肤弹性差者)。
2. 健康隐患
脂肪栓塞(罕见但危险):脂肪颗粒进入血管,阻塞肺部或脑部血管,可能致命。
内脏穿孔: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探针损伤内脏(如腹部抽脂时)。
慢性疼痛:少数患者长期遗留局部疼痛或不适。
3. 代谢影响
研究提示,脂肪细胞移除可能干扰脂代谢,但具体长期影响尚不明确。
三、特殊人群需警惕
肥胖或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更高。
吸烟者:尼古丁影响血液循环,延迟伤口愈合。
疤痕体质者:可能形成明显瘢痕或增生。
四、降低风险的建议
1. 严格选择医生与机构
确认整形外科医师资质,优先选择正规医院。
术前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如实告知医生病史。
2. 术后护理关键
穿戴塑身衣数月以减少肿胀和皮肤松弛。
避免剧烈运动,遵循医嘱恢复。
3. 理性看待效果
抽脂非减肥替代手段,体重不稳定者易反弹。
术后仍需健康饮食与运动维持效果。
:抽脂手术的风险与个体体质、医生技术密切相关。务必充分咨询专业医师,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若追求微创减脂,可考虑冷冻溶脂(CoolSculpting)等非手术方式,但效果较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