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移植(即抽脂后填充)是否能够“即刻”进行,需综合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1. 技术可行性:可以即刻填充
常规流程:现代技术允许在同一次手术中完成抽脂、脂肪处理(如离心纯化)和填充,实现“吸脂填充一步完成”。
优势:减少二次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脂肪细胞活性受时间影响较小(若处理得当)。
2. 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
脂肪处理技术:
纯化方法:离心或过滤去除油脂、血水和破损细胞,保留完整脂肪颗粒。处理不当会导致存活率下降。
添加辅助剂:部分医生使用PRP(富血小板血浆)或生长因子提升存活率,但证据尚存争议。
填充部位的血供:血运丰富的区域(如面部)比血供差的部位(如乳房)更易存活。
注射技巧:分层、多点、少量注射,避免脂肪堆积坏死。
3. 潜在风险与注意事项
脂肪吸收率:3070%的脂肪可能被吸收,需过度矫正(但过量可能引发硬结或坏死)。
并发症风险:感染、脂肪栓塞(罕见但严重)、凹凸不平、钙化等。
患者条件:吸烟、糖尿病等会降低脂肪存活率,需提前评估。
4. 术后护理要点
加压包扎:填充部位需适度压迫(如面部避免过度压迫)。
避免压迫:术后2周内避免按摩或热敷填充区。
长期随访:最终效果需36个月稳定,可能需二次补充。
可以即刻填充,但成功依赖医生技术、设备及患者个体情况。
务必选择经验丰富的整形外科医生,术前充分沟通预期效果及风险。
若脂肪需求量极大(如丰臀)或患者健康状况复杂,可能分阶段进行更安全。
建议根据具体填充部位、脂肪处理方式和自身健康状况,与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自体脂肪填充后,抽脂部位的护理对恢复效果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是详细的护理建议:
1. 术后即刻护理
加压包扎/穿塑身衣:
术后需立即穿戴医用塑身衣(通常需持续13个月),帮助减少肿胀、防止血肿,并促进皮肤与皮下组织贴合,避免凹凸不平。前1个月建议24小时穿戴,之后可逐渐减少至每天812小时。
保持伤口清洁:
抽脂部位会有微小切口,需按医生指导更换敷料,避免沾水或污染,防止感染。
2. 肿胀与疼痛管理
冰敷(初期):
术后48小时内可冰敷抽脂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缓解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用毛巾包裹冰袋。
避免热敷(早期禁忌):
术后1周内禁止热敷,可能加重肿胀或出血。
药物使用:
按医嘱服用抗生素、止痛药或消肿药物(如消脱止)。
3. 日常活动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24周内避免跑步、跳跃等剧烈活动,但可适当散步促进血液循环。
休息姿势:
抽脂部位若在腹部、大腿等,建议平躺时垫高相应部位(如臀部),促进淋巴回流。
禁止按摩:
至少1个月内不要按摩抽脂区域,以免影响恢复或导致脂肪移位。
4. 伤口与疤痕护理
拆线时间:
切口通常57天拆线,拆线前保持干燥,避免碰水。
疤痕预防:
拆线后可使用硅酮凝胶或疤痕贴,减少疤痕增生。
5. 长期恢复建议
饮食调理:
多摄入高蛋白(如鱼、蛋、瘦肉)、维生素C(促进愈合)及富含锌的食物;避免烟酒、辛辣食物。
塑身衣调整:
根据恢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调整塑身衣压力或更换型号。
观察异常症状:
如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切口渗液或皮肤发黑,需立即就医。
6. 心理预期
肿胀消退时间:
抽脂部位肿胀可能持续13个月,最终效果需36个月稳定。早期可能有硬结或麻木感,通常逐渐缓解。
脂肪存活率影响:
抽脂部位的护理也会间接影响填充脂肪的存活率,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术后减肥或快速体重波动。
建议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个人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如有疑虑,及时与手术团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