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洁牙)是常见的口腔护理项目,主要目的是清除牙菌斑、牙结石,预防牙周疾病。以下是洗牙的医院标准流程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洗牙前准备
1. 预约挂号
选择正规医院口腔科或专业牙科诊所,提前预约(部分医院可线上挂号)。
初次就诊可能需要填写病历本,提供基础健康信息(如过敏史、传染病史等)。
2. 医生初诊
医生会先检查口腔健康状况(牙龈、牙齿松动度等),确认是否适合洗牙。
若有严重牙龈炎、牙周炎或出血性疾病,需先治疗或调整方案。
3. 注意事项
避免经期、感冒或免疫力低下时洗牙。
洗牙前可正常饮食,但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二、洗牙过程
1. 口腔消毒
用漱口水含漱1分钟,减少口腔细菌。
2. 超声波洁治(主要步骤)
医生用超声波洁牙机震动清除牙结石和菌斑(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但通常不痛)。
重点清洁牙龈边缘、牙缝等易堆积部位。
3. 喷砂抛光(可选)
针对色素沉积(如烟渍、茶渍),用喷砂技术进一步清洁。
抛光使牙面光滑,延缓菌斑再附着。
4. 牙周冲洗上药
用生理盐水或药液冲洗牙龈,消炎杀菌。
严重牙龈出血者可能局部涂抹消炎药。
三、洗牙后注意事项
1. 短期反应
牙齿敏感(13天):避免冷热刺激,可用抗敏感牙膏。
牙龈轻微出血:属正常现象,避免用力漱口或刷牙。
2. 日常护理
24小时内避免吸烟、饮酒、深色食物(如咖啡、酱油)以防染色。
坚持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冲牙器清洁牙缝。
3. 定期维护
健康人群建议每年洗牙12次,牙周病患者需遵医嘱增加频率。
四、常见问题解答
Q:洗牙会损伤牙齿吗?
A:正规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超声波仅震动击碎牙结石。
Q:洗牙后牙缝变大?
A:是原本被牙结石占据的空间暴露,属正常现象,需及时修复牙周。
Q:价格差异原因?
A:普通洁牙约元,喷砂或深度洁治可能额外收费,地区/医院等级不同有差异。
提示: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避免非正规场所操作不当导致感染或牙齿损伤。如有严重牙周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如龈下刮治)。
“医院洗牙”是指由专业牙科医生或口腔卫生士在医疗机构进行的牙齿清洁护理,旨在去除牙菌斑、牙结石,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问题。以下是关于医院洗牙的详细信息:
1. 洗牙的作用
清除牙结石:通过超声波或手工器械去除牙齿表面及牙龈下的顽固牙结石。
预防牙周病:减少牙龈出血、红肿,防止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
改善口腔健康:降低龋齿、口臭风险,保持牙齿和牙龈健康。
早期发现口腔问题:洗牙时医生会检查口腔,及时发现龋齿、牙龈病变等。
2. 洗牙流程
1. 口腔检查:医生评估牙齿和牙龈状况,制定清洁方案。
2. 超声波洁治:用超声波设备震动去除大块牙结石。
3. 喷砂或抛光(可选):清除色素沉积(如烟渍、茶渍),使牙齿表面光滑。
4. 牙周治疗(如需):深度清洁牙龈下的牙结石(龈下刮治)。
5. 口腔护理指导:医生建议日常刷牙、使用牙线等方法。
3. 医院洗牙 vs 美容机构洁牙
专业性:医院由持证牙医操作,消毒规范,适合牙周病患者;美容机构可能侧重美白,但去结石不彻底。
项目差异:医院提供治疗性洁牙(如龈下刮治),美容机构多为表面清洁。
费用:医院洗牙约元(视地区和项目),部分可医保报销;美容机构可能附加高价美白项目。
4. 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建议每612个月洗一次,吸烟、牙结石多者需更频繁。
禁忌症:严重心脏病、血液病、传染病急性期等需提前告知医生。
术后护理:24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吸烟,敏感者可选用抗敏感牙膏。
5. 常见疑问
疼痛感:通常无痛,牙龈炎症较重时可能有轻微不适(可局部麻醉)。
牙齿变松?:洗牙后若感觉松动,是因牙结石清除后暴露原有牙周问题,需及时治疗。
牙齿变白?:洗牙主要恢复牙齿本色,美白需另做冷光美白或贴面。
建议:选择正规医院口腔科或牙科诊所,避免不规范操作导致牙齿损伤。洗牙后配合日常护理(巴氏刷牙法、牙线)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