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面部脂肪填充前,需根据牙齿矫正后的恢复情况和个人需求来安排时间。以下是具体建议:
1. 确保牙槽骨稳定(优先考虑)
正畸后等待时间:通常建议摘牙套后等待 36个月,确保牙槽骨及周围组织基本稳定。若矫正涉及骨性移动(如拔牙矫正),可能需要更长时间(6个月以上)。
医生评估:需由正畸医生确认牙齿位置已稳定,避免填充后因牙齿微调影响效果。
2. 结合面部软组织恢复
牙龈/口腔状态:若矫正期间有牙龈萎缩或口腔黏膜敏感,需先处理炎症,待软组织恢复后再填充。
肿胀消退:摘牙套后可能有短暂牙龈肿胀,建议完全消肿后再进行填充。
3. 分区域处理建议
鼻唇沟、苹果肌等邻近部位:若填充区域靠近牙齿移动部位(如上颌前突矫正后填苹果肌),需更谨慎,等待6个月以上。
额头、太阳穴等远端部位:若与正畸无直接关联,可适当缩短等待期(3个月左右),但仍需整体评估。
4. 个性化因素
年龄影响:青少年骨代谢快,可能缩短等待时间;成年人则需更久。
矫正方式:隐形矫正(如隐适美)通常牙齿移动更渐进,可能比传统托槽恢复快。
5. 操作注意事项
术前检查:通过X光或CT确认牙槽骨状态,避免在未完全愈合的区域注射脂肪。
分阶段填充:若正畸后存在明显凹陷,可先少量填充,后期再调整。
建议流程:
1. 摘牙套后1个月:复诊评估初步稳定性。
2. 36个月后:正畸医生确认牙齿稳定,面诊整形医生制定填充方案。
3. 填充后:避免短期内进行牙齿剧烈调整(如保持器更换或重启矫正)。
特殊情况:若因正畸导致严重面部凹陷(如拔牙后面部塌陷),可与正畸医生协作,在矫正末期提前规划填充时间。
最终时间需由正畸医生与整形外科医生共同评估决定,确保安全性与效果兼顾。
摘牙套后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牙套类型
传统金属/陶瓷托槽牙套:摘除后牙齿可能短暂敏感,通常 13天 内可适应正常饮食,但初期建议避免过硬、过黏食物。
隐形牙套(如隐适美):摘除后通常可直接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过度用力啃咬硬物。
2. 牙齿状况
若矫正期间牙齿移动较多或牙龈敏感,可能需要 1周左右 适应期。
部分人可能需要佩戴保持器(尤其是固定舌侧保持器),初期可能会影响咀嚼,需避免过硬、大块食物。
3. 饮食建议
24小时内:建议先吃软食(如粥、面条、鸡蛋、豆腐等),避免刺激敏感牙齿。
3天后:可逐渐尝试正常饮食,但硬糖、坚果、冰块等硬物仍需谨慎。
保持器用户:需长期避免易染色(如咖喱)或易塞牙的食物,以防损坏或清洁困难。
4. 特殊情况
若摘牙套时进行了其他治疗(如洗牙、粘接保持器),需遵医嘱调整饮食。
小贴士牙齿适应期短暂,若持续疼痛或不适超过1周,建议联系正畸医生检查。
保持口腔清洁,尤其是佩戴保持器者,需饭后刷牙以避免蛀牙。
:多数人13天即可恢复普通饮食,但具体需根据个人牙齿敏感度和医生指导调整。